首页>产品详情
公馆猪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2022
北海市养猪产业协会
畜牧业类
肉类产品类
公馆猪

一.产品介绍

公馆猪俗称本地猪、公馆小花猪,是北海地区唯一的地方猪品种,也是广西认定的地方良种之一。 其体型外貌特征明显,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合浦县就成立了“公馆猪良种育种辅导站”,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了早熟、快长、粗生、易肥、皮薄、肉嫩、繁殖力强和性情温驯的特点而畅销两广,并于1955年、1958年、1962年就多次被列入国家优良品种,曾获国内知名火锅餐饮企业“海底捞”组织的全国猪肉品质评比第一名,具有比较典型的特征特性,猪肉鲜红醇香,肥而不腻,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品质。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公馆猪俗称本地猪、公馆小花猪,是北海地区唯一的地方猪品种,也是广西认定的地方良种之一。 其体型外貌特征明显,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合浦县就成立了“公馆猪良种育种辅导站”,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了早熟、快长、粗生、易肥、皮薄、肉嫩、繁殖力强和性情温驯的特点而畅销两广,并于1955年、1958年、1962年就多次被列入国家优良品种,曾获国内知名火锅餐饮企业“海底捞”组织的全国猪肉品质评比第一名,具有比较典型的特征特性,猪肉鲜红醇香,肥而不腻,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品质。

三.地域范围

公馆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北海市所辖合浦县的公馆镇、闸口镇、白沙镇、曲樟乡、廉州镇、党江镇、西场镇、沙岗镇、乌家镇、山口镇、沙田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星岛湖镇,银海区的福成镇、平阳镇、银滩镇、侨港;铁山港区的南康镇、营盘镇、兴港镇,海城区的东街街道、中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高德街道、驿马街道、涠洲镇,共一县三区2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26′03″~21°55′34″之间。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公馆猪体躯长而丰满,头中等大,嘴长短适中,吻突粉红,额较宽,颈较粗,耳小竖起或向两侧水平伸展,背宽腰略凹,臀短而稍倾斜,脚短。乳头12~16个,以14个居多。被毛细而短,分布稀疏,头部、腰背、臀部及尾均为黑色,下颌、肩、腹及四肢均为白色。躯体黑白交界处有灰色晕带。 公馆猪肉皮薄、肉色褐红,有光泽;触之有滑润感,有弹性;脂肪洁白;肉质鲜美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醇香。 4.2 内在品质指标 每100g公馆猪肉含蛋白质≥19g、脂肪≤8g;每千克含钙25.5~32mg、锌18~27.5mg。 4.3 安全要求 产品生产、销售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 5030)等规定执行。

五.特定生产方式

3.1 产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交通、通讯条件良好,采光充足之处建场。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T 52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等的要求,饮用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 3.2 品种选择 公馆猪。 3.3 饲养管理 3.3.1 棚圈搭建 棚圈搭建为钢混结构或砖瓦结构,搭建面积:育肥猪舍1.2~1.5 ㎡/头,母猪舍为2~2.5㎡/头, 哺乳母猪舍9.0~12.0㎡/头,种公猪单栏饲养,面积4~6㎡/间,配套运动10㎡。 3.3.2 饲养方式 采用圈养、放牧、或半放养半圈养的饲养方式。 3.3.3 饲料 公馆猪主产区的居民因地制宜,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本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一年两熟到三熟的丰富粮饲、青饲及本地近海优势,充足的海洋资源生产及加工带 来丰富的鱼虾下料,主要粮饲包括有玉米、米糠、黄粟等杂粮,青饲主要包括本地薯芋、瓜菜、野生牧草等,并在公馆猪的饲料配方中加入大量鱼虾下料,以提高公馆猪的饲料的蛋白含量及鲜味口感,以保证公馆猪猪肉的独特品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32)的规定。 3.3.4 饲养过程管理 3.3.4.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单栏饲养,每天喂料量2.5~3.0kg;每天添喂青饲料1kg左右,每天适当运动;配种阶段可每天加喂0.5~1kg鱼虾海料;定期检查精液品质,根据精液品质情况,调整日粮、运动和配种次数。 3.3.4.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20天,妊娠母猪日喂料量为2.0~2.5kg,妊娠前期2.0kg、妊娠后期2.5kg, 每天加喂青饲料1~2kg鱼虾海料kg。产前30天单栏饲养。产前三天开始减料,分娩当天可以不喂料,产后三天逐渐增加喂料,注意喂给充足饮水和适当增加精饲料喂量。每天饲料喂量为2.0~3.0kg。 3.3.4.3 仔猪饲养 仔猪出生后及时喂上初乳,3天内注射补铁针,5~10日龄用教槽料诱饲,增加营养,促进仔猪生长;21~35日龄断奶,断奶后1周,由喂教槽料逐渐过渡到喂保育料。仔猪保育阶段,规模猪场和部分散户将仔猪转入保育舍饲养,部分散户放养,仔猪断奶后50~60日龄进行驱虫;公猪60日龄前,母猪90日龄前去势;按粮饲料65%,青饲15%,海料20%的比例配合饲料。 3.3.4.4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3~4个月到初次发情前为后备阶段。日粮能量水平 12.5~15MJ/kg,粗蛋白质为13~15%。饲养方法上定时、定量、限制饲喂。喂量占其体重2.5~3%。每天喂3餐,上午、下午各喂一餐,中午加喂海料1kg,后备猪加强运动或放牧饲养,定期称重。 3.3.4.5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为阶段育肥法,“阶段”肥育分成小猪、中猪和催肥三个阶段,合理分群,每群5~10 头。小猪阶段供给优质配合日粮,饲料含消化能12.5~15MJ/kg、蛋白质20%,注意饲料搭配,保持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平衡。中猪阶段,不限量的采食,日粮粗蛋白质15%,消化能18MJ/kg。催肥阶段,在日粮中,可用玉米、黄粟、木薯、红薯等作为催肥饲料,适量增加白天放牧时间。 3.3.5 疫病防治 长期以来,产区居民对公馆猪的疫病防治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充分利用当地的海风优势,保证棚圈内干燥通风,控制单栏内猪群数量,减少疫病发生及传播率;保证公馆猪每天接受适量的日照并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并增加公馆猪的肌体免疫力;利用本地海产中的乌贼骨、牡蛎、鲍鱼壳、海蜇皮、沙虫等海洋中药配方拌料饲喂,起到增强公馆猪机体抗病力、防治猪病等作用,可以减免抗生素使用对肉品质量安全风险,保证公馆猪产品安全质优。同时按照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开展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三联苗等疫苗免疫接种。兽药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 5030)的要求。 3.4 出栏与屠宰加工 出栏要求:公馆猪肉猪饲养10-12个月出栏,体重75~90kg,屠宰率70~72%,出栏前检疫合格。 屠宰要求:屠宰加工按《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GB/T 17236)、《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5028)等规定执行。 3.5 生产记录 包括猪苗来源,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的来源、使用,免疫及监测,疾病诊疗,无害化处理,屠宰及销售等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公馆猪养殖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北海市养猪产业协会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养殖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公馆猪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图片